這是一篇我在寫作課的第一篇作業
擺脫過去虛浮 凝鍊人生摘要力 林峻生醫師
回首過去筆下的虛浮
以前寫文章,大都是為了拿分數,小學如此、到大學聯考,甚至有補教老師告訴我『毋須文章濟天下,但願文章中考官』,所以不知不覺寫文章時,都會想看文章的是什麼人?我要怎麼寫他想看的東西?逐漸把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想法,深深的壓在心裡,寫作變成一種形式,和拿分數、學位勾連再一起的無趣行為。
我之前的寫作障礙,除了前述難以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之外,還有另一個大缺點,就是不夠精煉,為了湊字數,就算沒有太深刻觀點,也要寫很多,導致文章過度虛胖。
而且有時為了怕被一眼看出沒有深入的見解,還要刻意迴避摘要的部分,以免被閱卷老師一眼看出,和他觀點不同,怕被一槍斃命,低分收場,當然文章最後還要言不由衷的振臂疾呼道德口號,就好像是個蒼白無力的大胖子,卻只想透過呼口號來掩蓋自己的淺薄一樣。
今天學到:要有主見 找到立場 進行切入、深挖,並且用主題及摘要破題,再說明讓讀者理解
時至中年,內心累積的情感與心得經驗越來越多,可以宣洩的管道越來越少,才想起這缺乏灌溉枯萎已久禾苗,想重新培養起自己的文字能力,一方面能為逝去的青春歲月留下點蛛絲馬跡,另一方面為自己曾幹過的蠢事留下點紀錄,能讓讀者偶然間看到,或許能少犯點錯誤。儘管我留台時間十分有限,我還是報名了洪震宇老師的深頁十堂寫作課。
課程首先練習將同組同學、學習目的、彼此共性做出三點摘要,在幾分鐘內,把幾位陌生同學的自我介紹凝鍊出三個重點,雖然已經在老師的課堂上嘗試過了幾次,但是仍然覺得時間的緊迫感。這樣的練習,比起單從書上或老師講述學習摘要力,更能加深印象,因為呈現在面前的是活生生的同學,有其獨特的臉譜與經歷,可以讓練習過程與經驗比較長時間的停留在腦中。
接著老師給了我們兩篇文章,讓我們試著做出摘要,其中一篇我看完,文章所犯的問題,不就是以前我在寫公司品牌介紹時所會犯的錯誤嗎?—必須把老闆的奮鬥歷程和公司品牌價值無奈又生硬的融合在一起。
在老師告訴我們帶有實際意義的文字到底該佔有多少的比例後,我知道以後該怎樣避免再寫出這樣令讀者看完覺得內心疑惑與糾結的廢文,擺脫過多虛浮形容詞與專有名詞的堆疊,改用具體案例與事蹟讓讀者能有具體的印象,將複雜簡單化、有趣同時有深度的精神貫穿在未來的作品中,不再模稜兩可、左右徘徊。
改變從現在開始
上完摘要力的課程,除了在寫作心態與技巧上有所成長外,在溝通方式上也有了不同體會,將開始對於不同的需求,給予不同的呈現方式。以前是對所有人,我可能都只有一套溝通方法,但這方式有時對上級而言,太過繁瑣,對於下層的交辦單位或執行前線,有時卻又不夠具體。
對於主管,必須先歸納結論,再講重點,然後再舉點例子,對於下層,若是要廣徵意見,就要他們提出不同角度的方案,若要交辦就要偏重在交代具體執行步驟,希望未來能透過摘要力凝鍊,擺脫以往作品的虛浮與油膩,更好的服務我的讀者,讓他們能更輕鬆愉快的接受我的呈現方式,得到我想讓他們知道的理念與經驗。
#洪震宇老師
#深頁十堂寫作課
#摘要力訓練